蛋糕图片
正在给蛋糕浇上蜂蜜
ntainer" style="display: none">
文章

硬件开发基础

以AD-嘉立创为载体的硬件开发基础

硬件开发基础

基本概念

  1. 以 AD-嘉立创平台为例,从零开始到拿到一块板子的工作流一般为:

    • 确定板子功能以及需要的元器件
    • 在嘉立创等多个平台寻找需要的元器件及相应的可导出的 AD 文件(初学阶段一般不会自己画元件的原理图和封装,找现成的即可)
    • 按一定的规范建立自己的元器件库(如果从零开始则建议执行这一步,有现成的可靠的库则可以跳过)
    • 从元器件库中选择需要的元器件,绘制原理图,完成连线、位号标注和网络标签的添加等,最后 Validate
    • 仔细检查原理图,并且最好能找不同的人审核(个人习惯,因为原理图的错误在 PCB 布局的时候基本不会有机会发现,并且即使在 PCB 布局时发现了错误,返回到原理图中修改,也多少会对已经完成的布局有所影响,徒增工作量,所以建议在进行 PCB 布局前仔细检查原理图)
    • 确定板子外形,可从 SW 或 AutoCAD 中导入 dwg/dwf 文件,确定外框形状和孔位信息
    • 根据制造厂商的工艺参数设置 DRC 规则
    • 将原理图导入 PCB 中
    • 进行层叠设计(2 层板以上需要执行这一步,否则跳过)
    • 按功能模块大致确定元器件布局(可利用 AD 的“交叉选择”功能在原理图中选择某个功能模块,在 PCB 中会自动匹配相应的元器件)
    • 对逐个功能模块进行器件摆放、打孔、布线等
    • 根据需要进行铺铜
    • 运行 DRC,解决警告和报错
    • 在嘉立创完成 PCB 打样并购买元器件,或使用 SMT 服务,完成元器件匹配操作
  2. 元器件:

    一个元器件绑定了它的封装和 3D 模型,3D 模型和封装是一一对应的

    image-20250309150709744

    • Designator:元件标识符,又称位号,在一张原理图中唯一;按照标准的元件类型前缀 + 流水号命名,默认显示

    • Comment:注释,记录型号或参数,默认显示

    • Description:描述,对元件功能、特性等进行说明,默认不显示

    • Type:类型,有以下选项

      • Standard:标准元件类型,参与电路的电气功能实现,并且会出现在 BOM 中
      • Mechanical:机械类元件,表示 PCB 上的非电气功能部件,如安装孔、定位槽、散热片安装支架等,不参与电路的电气连接
      • Graphical:图形类,仅作为图形示意,不具备电气特性和物料属性的对象
      • Net Tie (in BOM):带物料清单的网络连接点
      • Net Tie (No BOM):不带物料清单的网络连接点
      • Jumper (No BOM):无物料清单的跳线,表示跳线连接,不会包含在物料清单内(一般用不到,使用零欧电阻专门用于飞线或放排针插跳线帽即可)
    • Design Item ID:设计项标识,是元器件在原理图库中的名称,在整个项目中唯一

    • Footprint:封装,定义了元件在 PCB 上的物理尺寸、引脚布局和焊接方式。填写准确的封装名称,可参考标准封装库或公司内部封装库命名规则(按照 PCB 库中对应的元件填写)。PCB 中的 Footprint Name 直接在库中选择对应的。

    • Models:模型,包括 3D 模型、信号完整性模型等,填写正确的模型文件路径即可。

    • Parameters:元件参数,填写制造商名称、供应商编号、数据手册链接等信息

    • Electrical Tyoe:元器件引脚的属性:

      • Passive:无源引脚,该引脚不提供驱动能力,仅作为电路中的普通连接点

      • Input:输入引脚,只能流入电流和信号(如果器件有个别输入引脚不能悬空,但有时的确也用不着它,有时很容易就把它给忘了,此时就可以将它的 Electrical Type 设成 Input,到时运行 DRC 时如果没有对这个引脚进行任何连接,软件将会发现警告或者报错)

      • Output:输出引脚,只能输出电流和信号

      • I/O:输入 / 输出引脚

      • Power:电源引脚,用于连接电源,为元件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,如芯片的 VCC、GND 引脚 。

      • Open Collector:集电极开路引脚,这种引脚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正常输出高电平,具有 “线与” 逻辑功能,常用于需要多个设备共享总线等场景。

      • Open Emitter:发射极开路引脚,与集电极开路引脚类似,不过是从发射极输出,也需要外接下拉电阻来正常工作 。

      • HiZ:高阻态引脚,处于此状态时,引脚的等效阻抗非常高,几乎不吸收也不输出电流,类似于与电路断开连接,常用于总线结构中,实现设备的隔离。

  3. 原理图:

    image-20250309151530836

    • Components:元器件

    • Wires:具有电气属性的导线

    • Buses:总线,用于简化原理图布线

    • Sheet Symbols:图纸符号,代表子原理图,用于构建复杂电路的模块化设计

    • Sheet Entries:图纸入口,用于建立图纸符号与子原理图之间的信号连接关系

    • Net Labels:网络标签,用于标识具有相同电气连接的导线

    • Parameters:参数,原理图库中勾选可见的部分在原理图中属于参数

    • Ports:端口,用于不同原理图之间或同一原理图不同部分之间的信号交互

    • Power Ports:电源端口,用于连接电源和地的网络

    • Texts:文本,标注补充信息

    • Drawing objects:绘图对象,用于原理图的辅助说明和美观,无电气特性。

    • Visible Grid:可视栅格,默认设置为 10mil

    • Snap Grid:捕捉栅格,设置为可视栅格的一半或四分之一

  4. PCB:

    image-20250309152352294

    • Components:元器件

    • 3D Bodies:元器件的三维模型

    • Keepouts:禁止布线层对象

    • Tracks:铜膜导线,是 PCB 上电气连接的主要部分

    • Arcs:圆弧,可设置是否具有电气连接属性

    • Pads:焊盘,元器件引脚与 PCB 铜膜连接的金属部分,用于焊接元件引脚。有直插型焊盘和表贴型焊盘两种;直插型焊盘在 AD 中显示为灰色(Multi-Layer)。表贴型焊盘是元器件的一部分,一般不单独放置;直插型焊盘可以单独放置,中间有通孔,可以分别设置焊盘的尺寸和中间通孔的尺寸。直插型焊盘在设置设计规则时,需要考虑孔径与导线宽度、焊盘与周围其他对象的间距等规则,以确保电气性能和可制造性。表贴型焊盘主要关注焊盘与导线、焊盘之间的间距等规则,以及与元件引脚的匹配程度,同时要考虑焊锡膏印刷和回流焊接的工艺要求。直插型焊盘表面不能有阻焊油墨覆盖,这样才能保证与焊锡良好接触,实现焊接;过孔在某些工艺中可选择覆盖阻焊油墨(盖油),防止过孔处短路或被氧化,也可不覆盖(开窗),视具体设计要求而定。

    • Vias:过孔,用于不同 PCB 层之间的电气连接。可通过更改起始层和终止层来设置盲孔(将 PCB 内层走线与 PCB 表层走线相连,此孔不穿透整个板子)和埋孔(只连接内层之间的走线,处于 PCB 内层中,从 PCB 表面看不出来)。

    • Regions:区域,用于设计实心铜膜,一般用于大功率元器件底部散热,代替大电流走线;不区分其他对象,连接区域内的所有网络,只能存在一个网络,不然会造成短路。一般在在布线之前填充完成。支持绘制任意形状,可由其它图形转换而来,如可以先在 PCB 板的顶部丝印层绘制需要的图形,再转换为 Regions。

    • Fills:与 Regions 类似,唯一的区别是,Fills 只支持矩形,而 Regions 支持任意形状。

    • Polygons:多边形铺铜,一般用于大面积的电源或接地连接,增强电气性能,减少电磁干扰。也可用于屏蔽特定区域。区分不同对象,会自动连接相同网络并避开其他网络,一般在布线之后进行。

    • Texts:文本,包括元件标注、网络名称、说明文字等

    • Rooms:空间区域,用于定义一个局部元件集合摆放的相对关系,一个用途是可以为不同的 Room 设置不同的布局规则设置,比如线宽规则(使用规则查询语句 WithinRoom 来筛选 Room 对象);另一个用途是具有多组相同布局布线的电路(Copy Rooms Formats)

多图纸设计:图纸包括两种结构关系,一种是层次式图纸,该连接关系是纵向的,也就是某一层次的图纸只能和相邻的上级或下级有关系;另一种是扁平式图纸,该连接关系是横向的,任何两张图纸之间都可以建立信号连接。Altium Designer 提供的网络标识有:Net Label,Port,Sheet Entry,Power Port,Off-sheet Connector,它们的共同点是:名称一致时均连接在一起。其中,”Port”和“Net Label”的作用范围是可以在 Options 中设置的。Net Label 作用范围为单页原理图,Port 和 Off-sheet Connector 均适用于跨页原理图,Power Port 忽略结构,都是连接在一起的。

PCB 中的各个层:板子从中间向外有 top 和 bottom 两个方向,以 top 为例,以两层版的工艺,按照从内向外的顺序有信号层 top layer,助焊层/锡膏层 top paste,阻焊层 top solder,丝印层 top overlay,底部方向同理,top layer 和 bottom layer 之间用 PP 片(半固化片 Prepreg)作绝缘介质层。对于层数高于两层的板子,在两个信号层 top layer 和 bottom layer 之间还有专门的底层和电源层。

PP 片在 PCB 制造中主要用于层间粘结与绝缘。在多层 PCB 生产中,它夹在不同的导电层(如内层铜箔线路层)之间,通过加热、加压等工艺固化后,能将各层紧密粘结在一起,同时保证各层之间有良好的绝缘性能,避免出现短路等电气故障。FR-4 是一种耐燃材料等级的代号,代表树脂材料经过燃烧状态必须能够自行熄灭的一种材料规格。它是由环氧树脂加上填充剂以及玻璃纤维所做出的复合材料,属于环氧玻璃布层压板。FR-4 是 PCB 使用的基板,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,较好的耐热性和耐潮性,并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。PP 片是 FR-4 材料制造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物或组成部分,通过 PP 片的粘结作用,将玻璃纤维布和环氧树脂等材料结合在一起,最终形成具有良好性能的 FR-4 基板材料用于 PCB 制造。

image-20250309203922773

除此之外,还有 keep-out layer 或某一个 mechanical layer 用作规定板子外形(不要同时用),其它的诸如 drill guide、drill drawing、以及各个 Mechanical 机械层均不常用,暂时可以忽略。

  • top layer 和 bottom layer 为信号层,在 PCB 制造中为保留铜皮的部分,在该层布线、铺铜以及封装中对应焊盘位置的区域,在信号层中均代表在该层留有相应的铜皮

    image-20250318154002839

  • top paste 和 bottom paste 为助焊层,在 PCB 制造中为喷锡的部分,这一层由贴片型器件的封装决定,也就是所谓的焊盘,一般不手动修改。在元器件封装中,焊盘一般比信号层对应的铜皮区域略大或两者一样大。

    image-20250318155045897

  • top solder 和 bottom solder 为阻焊层,在 PCB 制造中为覆盖绿油的层(虽然也有其它颜色的阻焊油漆,但一般统称绿油),该层为负片输出,也称阻焊开窗,即默认整层覆盖绿油,只在有开窗的位置不盖油,相当于在整层绿油的基础上作减法操作。由于阻焊层向内为助焊层或信号层,因此开窗的位置会露出相应的焊盘或其它铜皮。在元器件封装中,阻焊区域一般比对应的焊盘区域略大。

    image-20250318155506515

3D 模型是和封装绑定的,可从嘉立创 EDA 中导出元件的 3D 模型,相对比较费时间,如有需要建议直接找现成的 3D 封装库。

注意事项

  1. 直插型焊盘直径要略大于孔径,否则打孔会把焊盘打掉。焊盘不起作用,可能在拧螺丝固定时导致上下层铜皮短路。焊盘是带有网络的,孔壁也是金属。
  2. 避免直角走线,直角处线宽突变为原来的根号二倍,且直角走线的反射较为严重。 3.

设计规范

软件界面说明

软件操作说明

原理图库可以更新到原理图,PCB 库可以更新到 PCB,原理图和 PCB 可以相互更新改动

Gerber 光绘文件胶片?

走线宽度和线距一样,线到孔的距离在此基础上大些

打孔在 PCB 设计中究竟有什么影响和作用?

铜厚一般用 1oz 即可,2oz 只有在做对散热要求较高的电源中才会使用,另外也可以用 1oz 铜然后阻焊层开窗往上堆锡。1oz 约为 35 微米,定义为把 1oz 重(约 28.35g)、密度为 8.9g/cm³ 的纯铜平铺到 1 平方英尺(约 929.03 平方厘米)的面积上所形成的厚度 1。

器件摆放主要由板间连接关系和信号流向决定

弯曲的走线是为了走线等长,在高速 PCB 中需要考虑这一点。比如几个 G 的信号如果走线不等长,那到达的时间就不一样从而产生误判

四层板几乎不需要层叠设计,六层板及以上需要考虑这一点:一般有一个不分割的整个的地,第四层是信号层,第五层是电源层,电源层也尽量不分割,如果有别的电源就想办法绕,第六层也是信号层。最佳信号层是第一层和第三层,次佳信号层是第四层和第六层

细线过不了大电流的制约因素主要是压降和温升(导线就是电阻)

10mil = 0.254mm

对于 10mil 的走线,1A 的电流产生 19.6mV/cm 的压降,温升约 10℃

1A 的电流至少 10mil,建议 15mil;2A 的电流至少 20mil,建议 30mil;3A 的电流至少 60mil,建议 100mil,大于 3A 建议铺铜或开窗

小于 10mil 线宽,建议电流小于 0.1A

可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走线电阻,铜厚 1oz 时,一个导线方格的电阻额约为 0.5mΩ,且与方格边长无关,该方法是通过铜的电阻率算出来的,对细长导线的计算非常准。

盘中孔工艺是指在焊盘上打孔,但通过镀铜的方式将过孔隐藏在内部,确保表面焊接强度和机械强度可靠。在复杂的高层板设计中,在允许焊盘上打孔可以降低 layout 难度,节约时间,优化信号质量

阻抗匹配是高速 pcb 设计中的重要概念,以标准的通信模型为例,当信号在信号源、传输线、接收端三个部分传输时,如果相邻部分的阻抗不一致,就会在接触点处发生反射,不一致的程度越高,反射的现象就越强烈。所谓的阻抗匹配,就是要保证三个部分的阻抗一致。信号源和接收端的阻抗可以在相应的数据手册中找到,因此设计 PCB 走线的阻抗即可(如果信号源);例如 USB 阻抗是差分 90Ω,SDIO 是单端 50Ω。PCB 板厂会有专门的阻抗计算的页面,输入需求阻抗、阻抗模式、阻抗层等信息就可以自动计算得到在该厂家的工艺下,任意阻抗所对应的走线宽度,在设计时设置相应的宽度,并在走线的反面画一个参考用的地平面即可。另外注意,阻抗与走线长度无关,但是和其它参数都有关,比如 PCB 厚度、层数、铜厚,甚至是厂家的生产工艺

image-20250318170908046

沉金工艺是什么

SMA 接头是什么

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.0 进行授权
/body>